7月3日,由上锅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“燃用新疆高碱煤60-100万千瓦等级超(超)临界塔式
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”课题通过验收,成为我国首台实现长时间、高负荷、100%燃用准东高碱煤的600MW等级
锅炉。
该示范项目为新疆国信煤电能源有限公司2×660MW机组1号
锅炉,此举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新疆准东煤炭资源、推动“疆电东输”国家能源战略实施、发展新疆地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与装备支撑,是我国能源装备技术的又一项全新突破。
.jpg)
项目现场
验收会议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上海市科委主持,由西安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等大学国内知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对课题进行验收。验收专家听取了课题组关于准东高碱煤煤质特性研究以及660MW全烧准东高碱煤
锅炉运行示范情况等的报告,审阅了技术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。第三方测试结果表明:
锅炉热效率达到94.48%,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)入口NOx浓度103mg/m3,在38%BMCR(
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)负荷下
锅炉能够正常稳定运行,达到了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。
新疆准东煤田以储量丰富,煤中钠、钾、钙、铁等碱性金属含量高,煤种沾污结渣程度十分严重而著称,严重制约了准东高碱煤作为动力用煤的大规模开发与利用。为此,2015年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“燃用新疆高碱煤60-100万千瓦等级超(超)临界塔式
锅炉关键技术开发及示范”课题,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,由上锅牵头,联合清华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新疆电力建设调试所有限责任公司、上海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研发团队。
评审现场
三年来,课题组前往新疆开展调研、试验、技术服务、
锅炉燃烧调整等工作达数十次,并利用上锅3MW试验平台先后开展了十多个典型新疆高碱煤的燃烧试验,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适合准东高碱煤的
锅炉技术,提出了适合准东高碱煤的炉膛选型准则与关键热力参数、煤种沾污结渣评判方法、防沾污结渣低NOx燃烧技术、沾污结渣CFD(计算流体力学)子模型、智能吹灰系统等一系列针对准东高碱煤的防沾污结渣技术措施,确保了本课题600MW等级电站
锅炉工业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,示范项目1、2号机组分别于2018年1月5日和2018年1月27日一次性完成168小时试运行,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。